馮德英:扎根沃土“花”飄香<SPAN lang=EN-US>
作為紅色經(jīng)典的長篇小說及同名電影《苦菜花》,曾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風靡全國。<SPAN lang=EN-US>2005年,《苦菜花》又被改編成電視劇,在全國多家電視臺熱播。作為這部小說的作者,馮德英也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。<SPAN lang=EN-US>
馮德英于1935年出生在乳山一個貧苦農(nóng)民家庭,不到14歲就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,<SPAN lang=EN-US>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<SPAN lang=EN-US>1958年起先后在總政文化部和空軍政治部從事文學創(chuàng)作。<SPAN lang=EN-US>1980年轉(zhuǎn)業(yè)回到山東工作,先后任《泉城文藝》主編、濟南市政協(xié)副主席等職。<SPAN lang=EN-US>1988年任山東省作家協(xié)會主席、黨組書記,《時代文學》主編,曾任中國文聯(lián)委員、中國作協(xié)主席團委員。<SPAN lang=EN-US>1994年任青島市政協(xié)副主席。現(xiàn)為省文聯(lián)名譽主席。<SPAN lang=EN-US>
《苦菜花》是馮德英的處女作。這部作品在1958年一面世,即引起強烈反響,當時發(fā)行量就高達<SPAN lang=EN-US>200萬冊,被譽為“中國版《母親》”。馮德英從此走上專業(yè)創(chuàng)作道路。<SPAN lang=EN-US>1959年,他又出版了《迎春花》,1979至<SPAN lang=EN-US>1982年出版《山菊花》<SPAN lang=EN-US>(上、下集<SPAN lang=EN-US>)。“三花”長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膠東半島人民艱苦卓絕、英勇頑強的革命斗爭,情節(jié)起伏跌宕,語言清新流暢,性格描寫細膩生動,具有抒情鄉(xiāng)土的特征,在當代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,被譯成日、俄、英、越、朝、蒙、羅等多國文字介紹到國外。幾十年來,“三花”被拍成電影、電視劇,改編成話劇、評劇、呂劇等多種戲劇,影響了幾代人的心靈,至今仍深受歡迎。<SPAN lang=EN-US>
馮德英說,生活是“三花”盛開的沃土。他認為,只有表達人民實際生活和真情心愿的作品,才是時代腳步的記錄,才具有時代精神,才有審美價值和傳世的生命力。<SPAN lang=EN-U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