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世紀七十年代,正讀小學,喜歡看連環(huán)畫、短篇小說;中學時,癡迷上了讀“大部頭”的長篇小說,反映有關近代戰(zhàn)爭方面以及土地改革時期內容的小說,像《敵后武工隊》《東方欲曉》《林海雪原》《紅旗譜》《苦菜花》……都是在中學讀完的。<SPAN lang=EN-US>
而印象最深刻的,莫過于馮德英先生的小說《苦菜花》。記得當時我借到手中的《苦菜花》,已不知道輾轉于多少人之手。封皮沒了,我用了一張較厚的白紙糊上;里面的書頁也不全,但我還是如獲至寶。<SPAN lang=EN-US>
30多萬字的小說,我兩個晚上看完了,幾乎是通宵達旦。之所以如此癡迷,一來因為父親告訴我說,馮德英是我們乳山人。而乳山人讀乳山人創(chuàng)作的紅色經(jīng)典,心中自然多了一份崇敬和自豪;因為作品以史詩般的筆觸,描繪了膠東軍民對敵斗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;更因為馮老以充滿革命樂觀主義和浪漫主義情懷,和著情感血肉的真摯筆墨,成功的塑造了仁義嫂——一位在血與火中成長起來的偉大母親。<SPAN lang=EN-US>
這部作品是馮老的處女作,于<SPAN lang=EN-US>1958年一問世,就引起強烈反響。在當時的中國文壇上,呈現(xiàn)了極其醒目的一道“亮色”,被譽為“中國版《母親》”。<SPAN lang=EN-US>1962年,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邀請馮德英去做一個針對蘇聯(lián)聽眾的談話節(jié)目,內容主要是回答蘇聯(lián)讀者有關《苦菜花》的問題。節(jié)目中,許多蘇聯(lián)聽眾都說,《苦菜花》中的母親就像高爾基書中的母親一樣偉大、高貴。<SPAN lang=EN-US>
母親的偉大與高貴,在思想,在靈魂。在《苦菜花》中的母親身上,集中體現(xiàn)了膠東女性所具備的一切傳統(tǒng)美德。她勤勞賢淑,樸實沉勇、聰慧堅忍、深明大義,頗具人間圣母風范。<SPAN lang=EN-US>
首先是母親堅實無私的“人生大愛”,讓我們永生銘記。<SPAN lang=EN-US>
上個世紀四十年代,抗日救亡的烽火,在膠東半島昆崳山區(qū)熊熊燃燒。母親的丈夫馮仁義為逃避惡霸地主的迫害,兩年前只身闖關東,留下母親一人拉扯著五個孩子,艱難度日。后來,母親把孩子一個個都送去參加了革命。在斗爭中,她逐漸認識到,只有孩子去參加了革命,才能使那么多人安全地活著。<SPAN lang=EN-US>
隨著斗爭的繼續(xù)深入,在其他共產(chǎn)黨員的影響與感召下,她那母親的慈愛更加深厚博大,斗爭意志更加堅定。她從自己的女兒娟子、女婿姜永泉、兒子和其他八路軍戰(zhàn)士身上,愈來愈深刻地感受到了不可阻擋的革命力量。聽到小李犧牲的消息,母親也擔心自己兒子的安危,可又“覺得她過多地惦念、愛惜自己的孩子是自私的”。因為“沒有這些孩子在前線戰(zhàn)斗,敵人就會打過來殘害更多的人,更多的母親。”母親的精神思想有了質的飛躍,認識到只有把侵略者趕走,變革不合理的社會制度,窮苦人才有出路。<SPAN lang=EN-US>
于是,她把牽掛惦念自己兒女的“小愛”,擴展到對每一位革命戰(zhàn)士的“大愛”,并最終上升到對革命事業(yè)的無限忠誠。她和兒女一道,義無返顧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,傳遞情報,掩護照顧傷員,為戰(zhàn)士們洗衣做飯做軍鞋,甘愿奉獻自己的一切。<SPAN lang=EN-US>
母親,就是這樣一位在苦難中思索,在思索中行動,在行動中堅定信念的偉大女性。<SPAN lang=EN-US>
其次,母親英勇不屈的鋼鐵意志和舍生取義的壯舉,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讀者。<SPAN lang=EN-US>
作品中有兩個最讓我感動的情節(jié),相隔多年,依然記憶猶新。<SPAN lang=EN-US>
母親為了守住八路軍兵工廠的秘密,雖遭受酷刑,幾次昏死,甚至忍痛犧牲了自己的最小的女兒——僅有五歲的嫚子。天下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,哪個母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被殘忍地虐殺!可是,在民族與個人、生與死的重大抉擇面前,為了大義,母親舍棄了“小我”,選擇了堅韌和頑強。敵人的兇殘,不但沒有摧垮一個母親的堅強意志,卻在母親心里燃起更強烈的仇恨之火。<SPAN lang=EN-US>
攻城前,暴風驟雨,電閃雷鳴。為了把孔江子叛變的情報及時送給德強,讓他們提前攻城,“母親不顧一切地向前奔跑。”置個人生死于不顧。當看到兒子德強時,“孩子!你快領同志們去開城門……快走!”母親說著猛一把將兒子推開,勇敢地迎向了敵人,把手槍對準敵人,用力勾下扳機,自己也身受重傷……至此,一個普通的膠東農(nóng)村婦女,已經(jīng)成長為一位光彩奪目的革命母親!<SPAN lang=EN-US>
“媽,今天是你的生日!給你……”秀子將花送給受傷的母親,母親注視著女兒手中的花。“鮮花被雨水沐浴得更加嬌媚鮮艷,在朝霞中放著異彩。在母親眼中,最吸引她的不是那粉紅色的月季花,暗紅色的芍藥花,而是夾在這些大花中的金黃色的苦菜花。看著看著,母親覺得眼前一片金光,到處都開放著苦菜花。”<SPAN lang=EN-US> “母親象嘗到了苦菜根的清涼可口的苦味,嗅到了苦菜花的馨香……”。<SPAN lang=EN-US>
苦菜花,苦菜花,根苦開花香,氤氳成一縷永恒的膠東母親魂!
膠東人,大多對苦菜花有著一種很特殊的感情,不僅是因為它作為一種野菜,不擇地勢、不畏寒冷,苦中蘊香,曾養(yǎng)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窮苦人,更因為它象征了膠東人民不畏艱難險阻、勇于拼搏的精神,象征了革命母親的堅強意志和永不絕望的偉大生命力。<SPAN lang=EN-US>
有人說,妥協(xié)和絕望,是人類最致命的頑疾。而摧毀一個家的最有力的武器,是摧毀這個家庭母親的意志。只要母親不向命運妥協(xié),面對困境永不絕望,這個家就有希望。家有希望,國有前途。“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”,家與國,永遠是連在一起的。<SPAN lang=EN-US>
而小說《苦菜花》的字里行間,始終洋溢著“大愛”的希望與信仰的力量。母親的光輝,如冬日里的陽光,穿透陰霾,照亮前程。母親,用她所經(jīng)歷的苦難和在斗爭中日益增進的智慧,以她的堅韌剛強和至情至愛,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壯麗而永恒的母親之歌!這支歌,不僅在膠東大地傳唱,也必將響徹在世界任何有陽光、有希望的地方!
(本文獲“威海藝校杯”讀苦菜花小說,弘揚母愛文化有獎征文優(yōu)秀獎)